一动就汗如雨下,天热站会儿就“自带头发雨”,睡觉还“蒸桑拿”?别以为这是“排毒”,中医一看,立马拉警报:小心!您这汗孔开得比超市大门还敞,再不懂收敛,真要“津衰阳亡”了!
《黄帝内经》早把话撂这儿了:“阳加于阴谓之汗”,汗是津液所化,而“气随津脱”,汗出多了,气也跟着跑,严重了就是“亡阳”:手脚冰凉、脉微欲绝,那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可偏偏有人还火上浇油!一出汗多,就喝姜茶、泡脚、吃麻黄感冒药,美其名曰“发散驱邪”。打住!这是“自杀式养生”!中医讲“虚则补之,实则泻之”,您这明明是“虚汗”:气虚不固、阴虚火旺,还用发散药,等于给漏水的水管再开个口子,越补越漏!
那该咋办?记住四个字:以收为补!重点不是“发汗排毒”,而是“关门守津”。
气虚自汗的,动一动就喘、汗如雨下、怕风乏力,舌淡苔白,这是“卫气不固”。得用玉屏风散打底:黄芪12g(固表止汗)、白术9g(健脾益气)、防风3g(走表祛风,但量小,取“以风制风”之意),黄芪是主角,把体表的“门”焊死,汗自然收住。
阴虚盗汗的,晚上睡觉“蒸桑拿”,醒来一身透,伴心烦、口干、手足心热,这是“虚火内扰,迫津外泄”。得用当归六黄汤的思路:当归6g、生地6g养阴,黄芩3g、黄连1g、黄柏3g清火,黄芪6g固表,合起来“滋阴降火,固表止汗”。火一清,阴一补,汗就乖乖回去了。
还有一种,大汗淋漓、四肢厥冷、脉微细,这是“亡阳”危象,得立刻上独参汤或参附汤回阳固脱,分分钟救命!
日常调理,切记三忌:一忌辛辣发散(辣椒、姜蒜、酒),二忌剧烈运动大汗淋漓,三忌熬夜耗阴。可以泡点浮小麦15g、糯稻根9g煮水,专治各种虚汗;或者五味子3g打粉吞服,酸能敛阴,效果立竿见影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首选配资炒股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