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肃日报7月8日的百花副刊发表金昌作协副主席翟雄的诗歌《望祁连(外一首)》。这两首诗以祁连山为精神抒情点,在自然与心灵的交响中铺展诗意。《望祁连》里,雨洗的山脊、泛光的草甸、车辙里的溪流,构成鲜活的大地图案。“旱獭洞是未保存的文档”的比喻,将荒野的原始性与现代经验勾连,而“草摇晃山”与“山摇晃天空”的辩证,消解了人与自然的主客界限,让祁连的磅礴在动态平衡中显露出温柔的哲思。
《归途灯语》则将视角转向夜行的心灵轨迹。岔路、蘑菇火光、清泉低语,在暮色中编织出归家的暗语。“归人是移动的灯塔”与“路等脚印点亮”的意象,赋予行走以温度——既是人在寻找路,也是路在等待人的赋予意义。两首诗一脉相承,以自然观察为骨,以灵动的哲思为魂,让祁连山的草木山水皆成为承载生命感悟的容器,在写实与写意间,完成了一场人与大地的温柔对话。
望祁连(外一首)
翟 雄
雨把祁连山脊泡得发亮
牛羊啃食的草甸泛起油光
我踩过的车辙里,正有
溪流在仿写大地的血管
展开剩余53%旱獭洞是未保存的文档
灵感掉进去就沾满泥渍
当羊群被我移到云端放牧
冰雹在溪水里溶解成韵脚
忽然分不清:是草在摇晃山
还是山在摇晃天空
归途灯语
四条岔路在暮色里打结
白蘑菇举着幽蓝色火光
商量路线,那眼清泉却在说
所有路都通向炊烟升起的地方
牧民大姐递来的酒碗里
晃着半轮月亮
当火焰烧过喉咙时我忽然明白
在祁连山的夜晚
每个归人都是移动的灯塔
而每条路,都在等脚印
把自己点亮
来源:镍都金昌客户端
编辑:常远
责编:闫瑾 刘欢欢
审核:马丰友
发布于:甘肃省首选配资炒股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